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工作>机构编制管理> 详细内容

机构编制部门全方位支持常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来源:市委编委办     发布时间:2018-06-28 15:23:20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常德市机构编制部门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己任,围绕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千方百计构建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体制、综合保护体系和综合执法模式,有效提升了机构编制部门的综合服务水平。

一是构建综合管理体制。围绕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意识,市县机构编制部门牵头修订同级环保部门“三定”规定,配合修订同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规则和环境保护工作考核细则,明确了环境保护、发展和改革、农业农村、林业、水利、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等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分工,裁定了水污染防治、农村垃圾治理等方面的职能争议,构建了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体制。    

二是织密综合保护体系。市委编委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即开始关注全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建设,坚持不懈地在机构设置、编制配备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跳出了生态功能区管理机构原则上低于属地行业主管部门级别的窠臼。最近几年,市县机构编制部门又支持行业主管部门申报了桃源望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汉寿竹海国家森林公园、安乡县珊珀湖省级水利风景区和汉寿息风湖、临澧道水、澧县涔槐等3个国家湿地公园,批准设立了前述生态功能区的正科级保护管理机构,基本实现省级以上森林公园和国家级湿地公园县域全覆盖,为常德市申报国际湿地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探索综合执法模式。市委编委办结合牵头推进全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争取市、省两级政府法制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支持,在湖南汉寿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德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桃源县黄石水库灌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批准前述区域管理机构单设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代表区域管理机构集中行使湿地保护、旅游、林业、农业、水利、国土、交通等方面法律规定的行政处罚权,有效解决了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和低水平执法的难题。湖南汉寿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索的坚持法规先行、实施多权整合、推进双轮驱动的综合行政执法模式,开创了全国自然保护区的先河。

四是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在机构编制供给不足、刚需旺盛的情况下,市县机构编制部门先后采取组建议事协调机构、调剂事业机构限额、提升现有机构级别、强化人员编制配备等方式,最大限度保障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机构编制需求。比如,市委编委办先后批准设立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监督保护站、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市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市空气质量预警预报中心、市河长制工作办公室、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等机构,并争取省编办批准市环境监测站升格为副处级;2010年以来分别为市环境监测站、市环境监察支队增加事业编制11名和15名,批准补充专业技术人员26名,其中仅今年就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6名;2015年在乡镇区划调整中明确各乡镇(街道)均设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办公室,承担辖区内生态保护、环境综合整治、环境污染事故和破坏生态环境事件的调查处理、生态农业及生态示范区创建等职责,并明确了2-4名行政编制。

(市直科熊荣方供稿)

分享到:
【打印正文】